走进河壕村温室大棚,棚内绿意盎然,一串串饱满鲜艳的小番茄挂满藤蔓,像一颗颗红宝石缀满枝头。如今,这酸甜多汁的“红果果”,已成为敲开致富门的“金果子”,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
(大棚里长势良好的小番茄)
“我们的温室大棚主要种植樱红39、鸿运99号品种的小番茄,果实椭圆,皮薄肉脆、甜蜜香甜,甜度高达12度,富含谷胱甘肽、番茄红素等特殊物质,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7倍,深受都市白领、健身人群喜爱,具备极高的市场价值。”河壕村驻村第一书记贾虎说道。河壕村温室大棚采用“党支部 + 驻村工作队 + 公司 + 农户 + 投资人”的多方合作管理模式。创新引入内蒙古乾恒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巴彦淖尔市梓盛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发挥协调组织作用,党支部负责整合当地资源,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梓盛合公司凭借技术、资金与市场渠道优势,主导项目运营;农户专注精耕细作;投资人提供资金支持,各方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形成推动项目发展的强大合力。
“我们种植的番茄果苗区别于大田番茄和市面上的其他品种“小番茄”,可结12层果实,每七天就能迎来一茬丰收,”大棚负责人王欣荣笑容满面地说,“从七月到十一月,亩产预计可达7000至9000斤。我们还承包了坝楞村的2个仓储车间,进行严格的筛选与包装,确保每一颗送达‘北上杭’等大都市的果实都饱满多汁,品质上乘,按照当下市场价格计算,亩均毛利润在48000元左右,纯利可达26000元,收益相当可观。”
(工人通过传送带筛选成果)
河壕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推进建设温室大棚44亩,可做到一年“一棚两收”,河壕村党支部以每亩800元价格将土地从农户手中收回流转,从每年的1月到4月以6000元的价格承包给其他企业进行头茬育苗,5月中旬后大棚闲置,再由内蒙古乾恒公司和梓盛合公司承包,极大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温室大棚致力于提升村集体收入,创造就业岗位,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收入每亩地可达5200元。辐射带动附近近50个村民就业,每月可增收4500—5500元,带动了脱贫人口增收,实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人进行打包装箱)
“近年来,补隆淖镇积极推动农产品转型,对新型农产品经济效益及土地利用率进行了系列探索,小番茄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补隆淖镇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生动写照,其高效的土地利用率、高效的经济收益相较于玉米、白莲脆瓜等传统作物有明显提升,全镇在有限的土地上持续研究耕种模式,通过多产多收的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及农民收入,生动印证了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强劲驱动力。”补隆淖镇党委书记香铭东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说道。下一步,补隆淖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河壕村温室大棚为试点,总结成功种植经验,发展特色产业,吸引滚球体育_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推荐-【官方认证】农户与投资人参与,形成规模化种植效应,为绘就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繁荣发展的壮美画卷注入强劲动能!